掃地機器人並非一勞永逸,它只是清理地板的小件垃圾和灰塵毛發絲等,想要徹底獲得一塵不染,還得靠拖地。
專門花時間打掃衛生這事,很多人打從中學畢業之後,恐怕都沒再堅持了吧?
畢竟大家的事情太多,打掃衛生這事太小了。所以,打救懶人、解放雙手的掃地機器人橫空出世。
什麽?
掃地還要買個機器人??
還要花個成百上千元???
你媽肯定無法理解你是怎麽想的。那就聽並讀君來說說吧。
需要明確:如果你能長期堅持一天一打掃,並樂此不彼,那麽掃地機器人就不是必需品。如果你無法堅持,還是乖乖往下看咯。
掃地機器人是個啥玩意?
並讀實驗室聯合消費者報道,經過對iRobot、小米、科沃斯以及美的等四款單品的評測,發現掃地機器人的清潔率最高可88.8%。
這是一個什麽樣的概念呢?根據並讀君的體驗,它至少會比你自己掃幹凈,這可以從每次清理掃地機器人塵盒上很有體會:自己掃地,只能掃出些明顯的垃圾;而機器人掃地,還能把粉塵毛發絲等掃幹凈。
然而,很多人覺得不掃地也沒啥呀!
其實,暴露在空氣中的粉塵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。特別是春天,更是呼吸道系統疾病多發的季節。如果家中有小朋友,傷害可能就更大了。
並讀君的自身體會就是,用了掃地機器人之後,連刷牙杯裏水的味道也不同了,浮塵味淡了些,或許有心理作用;不過喉嚨確實沒那麽容易不舒服,早前還曾被醫生診斷過得了慢性咽炎需靜養半年的……
那掃地機器人該怎麽選呢?
先拋結論。如果你是米粉,推薦選購小米掃地機器人(約1700元);如果你喜歡賣得好、選擇多的產品,可以考慮科沃斯(1000元左右);如果你不差錢,喜歡用國外大牌,那就iRobot吧(2000元以上);至於美的在本次測評成績不理想,大家見仁見智吧。
首先,看看測評報告。
目前主流的四款掃地機器人清潔效率如下:
可以看到,新國貨小米遙遙領先,無論是硬地板還是邊角除塵,都有80%以上,遠高於國家的標準。其次是科沃斯,僅僅是邊角除塵比小米遜色。接著是大牌iRobot,也是在國家標準之上。比較可惜的是美的,盡管邊角除塵效率非常好,但是硬地板除塵效率竟然不達標。
其次看耗費時間。
可以看到,同樣的場景,小米和iRobot用時最短,比較省心智能。科沃斯和美的就要加把勁了。
最後看噪音大小。
雖然各家噪聲都低於國家規定的75dB,前兩項占優的小米和iRobot竟然在這個方面落後於科沃斯和美的。
並讀君的實際體驗,一般人接觸掃地機器人最多的就是裏面的塵盒了,而且幾乎每次使用都要清理一番。
從上圖可以看到,小米的塵盒是最大的,其次是iRobot,科沃斯和美的小不少。或許這個設計也影響到前面提到的除塵效率。畢竟地板除了灰塵,還會有一些紙屑和毛發絲之類的物體,塵盒越大,意味著能掃進去的東西越多。
綜合來看,小米的有路線規劃(智能路線規劃是它的賣點),掃得最幹凈、用時也最短,就是噪音有點大;iRobot則是隨機碰撞,打掃效率也不錯,就是噪音也不小。兩者裏面選的話,小米會更優選。
至於科沃斯,也是采用路線規劃模式,不會亂撞,噪音也是測評中最小,就是掃地的時間太長了。美的還得繼續努力。並讀君不得不感慨,就國內主流掃地機器人這方面,國貨如小米、科沃斯在某些方面,已經處於領先水平。
其次,看主流商家平台的銷量和評價(重點是好評率)。
以京東為例。從上圖可以看到,科沃斯這個爆款單品累計評價超過9萬多條,小米的1.4萬條,iRobot近1.1萬條,美的0.5萬條。比較難得的是,四款產品的好評率都在95%以上,最高為小米的100%。
第三,查閱相關使用報告。
並讀君查看了大部分個人使用報告,發現網友選擇的牌子主要為iRobot和小米,當然也有科沃斯。
廣大寫報告的網友之所以首選iRobot,並讀君猜測其中一個原因就是iRobot可通過海淘購入,增加了購買過程的體驗,獲得感超越產品本身,因而讓買家有強烈的曬單欲望。
至於小米,甚至出現過“米黑”因為使用過小米掃地機器人轉“米粉”的例子。
最後,聽聽朋友的推薦。
上面三個方法看得再多,都不如已經在使用朋友的建議。
比如他買錯了,那你就能成功避免入坑。如果他贊不絕口,那你可以閉著眼睛放心買。
前提是你這個朋友的推薦經歷過考驗。
溫馨提示
需要提醒的是,掃地機器人並非一勞永逸,它只是清理地板的小件垃圾和灰塵毛發絲等,想要徹底獲得一塵不染,還得靠拖地。
如果你家小於90平方,經過掃地機器人半個多小時的打掃,你人工拖地也就5分鐘的事情。如果你家大於90平方,可考慮入手拖地機器人(唉,懶人的代價,又要花一大筆錢)。
此外,還有掃地機器人解決不了的場景,譬如桌面、衣櫃和床褥被套等等。這就需要吸塵器的加持。
看到這裏,也許有人會問:當初整個房子都用吸塵器不是更好?
從性能可靠夠用來說,滿足全屋清理的吸塵器真心太貴了!有興趣的可以去搜搜戴森V8系列,動輒3000元起步。更重要的是,還要人工操作,很費時間和體力,並不適合懶人。
那麽,你會選擇購買掃地機器人嗎?歡迎在評論區給並讀君留言。
撰文:時玖祺
制圖:藤椒白切,部分圖片來自網絡
(本文測評數據均來自《消費者報道》)
測評報告支持:消費者報道 黃成宏 張德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