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敢說,除了膠片玩家之外,存儲卡一定是每個攝影愛好者都必備的配件,看似小巧卻萬分重要。雖然你每天都會用到它,但很少有人完全掌握了它的正確用法,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細節,往往就會釀成大錯誤,今天,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錯誤存儲卡的使用習慣需要改正吧!
絕大部分相機使用的存儲卡是SD卡,它擁有體積小、數據傳輸速度快、可熱插拔等優良的特性。原理結構這裏就不介紹了,但是有兩個重要參數大家需要注意一下:一是容量,常見的有8G、16G、32G、64G、128G,大家需要注意,標32G實際容量並沒有32G,這是因為軟硬件對於內存容量不同的算法問題。內存的正規算法是“二進制”,即1GB=1024MB,而廠商的算法是“十進制”。1GB=1000MB。因此=32*1000*1000*1000/1024/1024/1024
=29.8023223876953125GB。
其它容量同理。
二是讀取速度,SD2.0的規範中對SD卡的速度分級方法是:普通卡和高速卡的速率定義為Class2、Class4、Class6 和Class 10 四個常見等級,推薦大家首選Class 10,價格也貴不了多少,具體區別見下圖:
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概念是文件配置表-File Allocation Table(簡稱FAT),相信大家如果有格式化存儲卡應該會經常見到。如果說SD卡是一本書(封皮+內容頁),那FAT就是書中的目錄(指向每一頁的信息)。你在刪除存儲卡上的信息時,其實並沒有清空這本書,而是刪除目錄,每一頁的內容依然存在,直到你用新的內容和目錄去覆蓋之前的內容。所以僅僅刪除而不格式化,容易造成卡內信息的碎片化,這個問題我們下面會說到。
我見過很多攝影愛好者,甚至職業攝影師都有這樣一個習慣,拍完照片立即查看,只要不滿意馬上就刪除。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,因為它會讓你存儲卡的FAT變得非常混亂,尤其是相機自帶的文件管理,很容易造成冗余的數據碎片。不僅從保護數據的角度來看,從拍攝習慣來看也是一個不好的行為,即時刪除不好的照片其實就是在掩飾你的錯誤,你很難從其中吸取什麽教訓。
技術發展到現在,存儲卡已經夠便宜、夠大容量,與其每次拍攝一張張刪除照片,節省那一點點容量,不如帶上一張備用卡,拍滿一張及時換!等備份到電腦後,再統一格式化。
我知道,有很多文章教你應該在電腦上格式化你的存儲卡。其實呢,最好的方式是在你常用的相機上進行格式化,因為電腦與相機、不同廠商的相機之間的算法都不一樣,在佳能相機上格式化的存儲卡可以在尼康相機上用嗎?可以,但有一定幾率會出錯。
我建議大家每次拍攝完成之後都格式化一次,一是保證你的存儲卡每次都有足夠的容量進行拍攝(避免一張張刪圖省下容量);二是讓你的存儲卡數據保持潔凈;三是間接地讓你養成每次拍攝之後都整理備份照片的習慣。
如果是直接通過相機接上電腦的話還好,但很多朋友都是使用讀卡器來給SD卡傳輸資料,這個時候就不要再用街邊5塊錢的讀卡器了,容易接觸不良導致傳輸中段,或是金手指磨損,何必貪圖便宜因小失大呢?
這一點無論是對存儲卡來說、還是對電腦硬盤來說都是一個好習慣,避免存滿數據,一是保護存儲介質,二是留有一點靈活變通的余地。
這一點大部分人應該都明白,當你傳出或者寫入數據時如果強制中斷,很可能導致數據出錯,讓你失去部分甚至全部文件。要拔出存儲卡時,一定記得先取消數據傳輸才行。
這也是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習慣,當你擁有多張存儲卡時,或者經常和他人混用存儲卡時,記得給自己的卡命名,不然很容易把他們混淆。
總之,存儲卡看似雖小但卻十分重要,你的勞動成功全部都在裏面,多花一點預算購置幾張可靠的存儲卡才是明確的選擇,不謹慎對待的話,功虧一簣後悔都來不及。
更多精彩內容
請點擊閱讀原文欣賞
POCO攝影社區
公眾號ID: pocophoto
---------------
愛攝影的人都會愛上的圖片社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