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
叉燒網
關注我們
由於芯片斷貨嚴重,很多新產品不能上市,導致我們很多評測不能發 (目前有 3 篇).. 另外年前便利店的直播我答應給大家寫 Airpods MAX,昨晚直播剛好又來催我,那就把評測裏的一部分拿出來:
才上市 4 個月,網上已經有無數評測,它可能是史上最多人評測的耳機 (這就是一個賣點),如果要看很硬核的,推薦我朋友左博士的拆解視頻 (頭條號:寶藏博士) 和 iFixit 的拆解。
但有一個角度是大家沒討論的
主流媒體都會拿去跟 SONY、Bose、B&W、華為這些民用耳機比較,民用跟民用比都是類似的,大家都有藍牙天線、高續航電池、SoC 各種芯片、好幾個話筒、降噪功能...
你猜它們在“單元”上花了多少?
如果不整這些眼花繚亂的功能,那 HiFi 耳機和監聽耳機都是追求聲音的,區別是監聽耳機還追求準確,平時給別人幹活做音樂,聲音千萬不能“美顏”;日常也不帶出門,耳機外形也不用太漂亮..
談到“準確”, 我看現在很多媒體
其實高端監聽耳機並不鳥哈曼..
曲線每兩年都會變, 為什麽變 ?
下圖明顯能看到,2017 年的曲線對低頻的要求更多了——因為年輕人都在聽電音和舞曲,從 Billboard 打榜歌你也能聽出來,TOP100 裏面超過一半都帶電。
哈曼曲線的制定方法是“大規模盲聽測試”,根據官方文檔,2016 年調查了 2000 人 (大部分 50 歲以下),看起來很科學?對於民用耳機來說沒問題,但是如果要談“準確”,就是矮子裏挑高個。
例如在富士康工廠 40 萬人裏,
我覺得不太可能..
現役 300 人裏有 3 人比肩姚明
這些數據監聽廠商已經有了——監聽耳機廠商做了這麽多年,跟這麽多錄音師打交道,其實都有自己的數據,所以你會發現,
萬元監聽耳機的曲線都很接近
可能是因為,蘋果以音樂播放器翻身、總部離好萊塢和格萊美都近、擁有手機行業最多的音樂人員工、旗下還有 Logic Pro 事業部 (之前音樂人最多是 SONY,後來專業音樂部門賣給了德國 Magix)..
所以蘋果根本不在乎哈曼曲線
問題來了: 我們又是怎麽校準的?
其實每家廠商、老媒體都有自己的“Target”校準曲線,除了哈曼,Rtings、Sonarworks、Crinacle 的曲線都不同,而且校準前,各家的“RAW”原始曲線也不同,變量很多:有些媒體拿到“評測版”特供耳機、同型號更換工廠改變工藝、不同測量話筒也有自身頻響、佩戴方式不同、人工耳不同..
通常耳機開箱時和兩周後曲線不一樣,我去年還發現:耳機在使用一年後,曲線有較大變化..
所以強迫症們可以換個思路:
講回上圖的實測曲線..
8kHz以上則與 Clear Pro 重合
按照我們更專業的“六頻” (上圖的 6 種顏色) 來參考,其中有四個頻段都達到了萬元監聽的取向,不會有這麽巧合,能說明一點:
這方面吸取了幹兒子 Beats 的風格,但又沒有 Beats (它們可以 +10dB 低頻..) 那麽誇張,我覺得 Airpods MAX 的低頻只略多 5dB。
其實蘋果要做準確低頻很容易,SoC 可以調、ADC (CS44L22) 可以調,還可以在 iOS 或 macOS 裏加入幾檔簡單切換 (就像 QQ 音樂的“音效”).. 但蘋果覺得這個低頻是合適的:
唯一缺憾不是低音,是 3~4kHz 的缺少,高音樂器靠後且吉他泛音較薄 (LCD-X 是同樣問題),聽電音沒問題,聽輕音樂比較明顯,可能蘋果已經盡力了,但缺得比較多很難補。
很遺憾, 頻響只是音質的一部分
所以我們要補充一點
定制芯片, 應該是 43L22 改的
但它集成了 DAC, D類功放, 音量控制, 頻率調節等一堆功能..
這塊芯片可以推小音箱和耳機
推耳機時,看兩個數字就可以
其實也不錯了...達到 500 價位專業聲卡的水準,不過這是芯片值 (而且是 0dBFS 音量最大的表現),而專業聲卡是我們的實測值。
CS43L36 擁有 114dB 動態、-90dB THD+N,妥妥的專業級 (芯片值).. 每塊只貴了 1 美金,為什麽蘋果不用?——因為整體的模擬音質 (信噪比) 達不到這個水平。
(模擬信號可以理解為電信號)
耗就耗唄, 很多人不在乎續航...
就是沒有開/關, 你說可以有啊
產品設計就是叠叠高積木,想調整任何一方面都影響整體。
理論上蘋果也可以加大電池,不過會同時增加體積和重量,蘋果應該統計過男女手掌的大小和佩戴感,覺得這個尺寸和重量能夠被接受。
想改善 D/A 音質也可以上 Airpods MAX 專門的耳機線 ($35 美金),這時候比拼的就是單元的素質了,你猜蘋果在去掉藍牙、電池、SoC、話筒、精美外殼之後,花在單元上的成本還剩多少?
所以我的結論: AirPods MAX..
不過如果你沒有經過器樂訓練
其實你分辨不出來兩者的區別
1.2kHz衰減了Q值為2的0.5dB
下次有空的話,再給大家寫續集《AirPods MAX 能不能打千元級監聽耳機? 》到時我們會找音樂人熟悉的 M50x、MDR-7506、DT-770 一起對比。
最後說些和功能與音質無關的
Airpods MAX 確實很漂亮, 但
很多人抱怨 385g 戴的脖子疼
這個我倒沒有什麽感覺,想想 Audeze 旗艦 LCD-4 高達 735g,相當於戴兩幅 Airpods MAX,但我沒有在網上看到有人抱怨脖子疼...
但我有個奇怪的個人問題,沒有人覺得夾太緊嗎?我每次用半小時就受不了:
網上也沒有見到有人這麽說
想收二手 Airpods MAX 的朋友聯系我,9.9 成新 3K 就出,北京同城可上門驗貨..
往期推薦
發送給作者